今晚最准一注6+1(中国)官方网站_手机版官网

今晚最准一注6+1(中国)官方网站|2022-12-27

  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邢翀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月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宣布,经同湄公河国家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12月7日在北京与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缅甸副总理兼外长丹穗共同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八次外长会。

  会上,汪文斌在答问中进一步介绍了相关情况及中方对此次会议的期待。

  汪文斌:澜湄合作是首个由流域六国共同发起和建立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启动7年以来,澜湄六国本着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初心,共商、共建、共享澜湄合作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务实成果。中老铁路、中泰铁路、暹粒国际机场等互联互通项目为区域经贸和人员往来装上“加速器”,推动中国同湄公河国家年贸易额在过去7年内翻番。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实施了“丰收澜湄”、澜湄甘泉行动计划、绿色澜湄计划等数百个造福民生的合作项目,为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方高度重视并期待通过此次外长会,同流域国家就推进澜湄合作走深走实深入交换意见,共同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全球安全倡议实验区、全球文明倡议首善区,携手建设人民相知相亲、邻里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繁荣的澜湄命运共同体。(完) 【编辑:姜雨薇】

今晚最准一注6+1(中国)官方网站

  中新网西宁12月6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6日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青海省“天空地一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为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提供有力生态监测技术支撑。

  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58米,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源头活水。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北部横亘青、甘两省“生命之源”祁连山,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青海是中国“生态高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今晚最准一注6+1(中国)官方网站

图为俯瞰青海湖。(资料图) 赵海梅 摄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副处长罗淑英介绍,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耳目”、环境预警的“哨兵”,既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青海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按照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要求,加快构建“天空地一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形成了包括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辐射环境质量、农村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及生态环境状况遥感监测等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科学有效系统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积极成效。

  依托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会同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水利、农业农村、林草、气象等部门,在重点区域建成22个综合站点和1454个基础站点构成的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监测网络。在生态监测工作中建立了良好的联动、协作工作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多部门多要素专业监测优势,生态监测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青海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完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由49个增加到72个,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由76个增加到99个,增设地下水监测点27个,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也全面启动。同时加强咸水湖、盐湖水体监测能力建设,研究制定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提升咸水湖、盐湖环境监测能力。建成青海省生态环境重点区域遥感监管平台,拓展了对青海省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重要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实现全省生态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

今晚最准一注6+1(中国)官方网站

  此外,建成“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精确观测的“青海生态之窗”涵盖青海省五大“生态板块”,实现对重要湖库、冰川雪山、草原湿地、河流湖泊和珍稀野生动物的实时观测。“青海生态之窗”观测点位由原来的6个扩建到76个,进一步丰富完善了青海省“天空地一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辅助支撑自然保护区监管和物种多样性监测,服务重点生态功能区监管、重大生态工程评估和生态变化动态监测。

  罗淑英表示,通过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站网体系建设,青海省“天空地一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为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提供有力生态监测技术支撑。(完)